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特点是药物密切联系临床。吴阶平副委员长任荣誉总编辑,2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本刊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12月创刊,双月刊,大16开,64页。2003年起页码增至80页。本刊以报道药物研究新发展、新动向、新技术,以及药物在临床应用与实践方面的最新动态为已任,以科学性、实用性为导向。读者对象主要为各医师、药师、药医教学及科研人员,药品研制、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人员。                

首页>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
  • 国际刊号:1671-2560
  • 国内刊号:11-470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2011年第05期

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DNA倍体分析的临床意义

翟瑞芳;吴素慧;丛娟

关键词:宫颈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微转移, DNA倍体分析, 连续切片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 细胞增殖活性, 微小转移灶,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结组织, SCC, DNA异倍体, 早期特征, 研究指标, 细胞恶变, 取样, 临床意义, 准确性, 生物学, 诊断, 术后
摘要: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淋巴结微转移的方法初使用连续切片法,目前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1],该法较连续切片法更加敏感.但就每个早期宫颈SCC术后病例而言,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清扫的大量淋巴结组织中依靠薄层切片来寻找微小转移灶(大径≤2 mm)又是不切实际的,其准确性依赖于足够的淋巴结取样.本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取样不足的缺点,选择了一项既能反应细胞增殖活性,又可体现细胞恶变早期特征的生物学研究指标--DNA倍体,通过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倍体分析,探讨DNA异倍体在早期宫颈SCC患者淋巴结中检出的临床意义.